【醉驾80到140不起诉是真的吗】在日常生活中,关于“醉驾80到140是否会被起诉”的问题经常被讨论。根据我国《刑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醉驾行为是违法行为,无论血液中酒精含量高低,均可能面临法律追究。但具体是否会被起诉,还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来判断。
下面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:
一、法律规定简要说明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33条之一的规定,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构成危险驾驶罪。该罪名的立案标准为: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/100ml。
也就是说,只要血液酒精含量在80mg/100ml及以上,就属于“醉驾”,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。
二、是否会被起诉的关键因素
虽然醉驾80mg/100ml以上即构成犯罪,但是否会被起诉并非绝对,而是取决于以下因素:
因素 | 说明 |
酒精含量 | 越高,刑责越重;80-140mg/100ml属于较轻情形,但仍可起诉 |
是否发生事故 | 若未造成事故,量刑可能较轻;若造成事故,可能加重处罚 |
行为人的前科 | 有无前科、是否再次醉驾等影响判决 |
认罪态度 | 主动认罪、悔罪表现好,可能获得从轻处理 |
司法实践 | 不同地区、不同法官对案件的裁量权略有差异 |
三、是否真的“不起诉”?
根据目前的司法实践,醉驾80到140mg/100ml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被起诉。虽然部分轻微案件可能被作不起诉处理(如情节显著轻微、危害不大),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。
> 总结:
> “醉驾80到140不起诉”这一说法并不准确,不能作为普遍适用的结论。是否被起诉,需结合具体案情和司法裁量决定。
四、建议
对于驾驶人员来说,最稳妥的做法是杜绝酒后驾车。即使酒精含量较低,也存在法律风险。一旦被查出醉驾,不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,还可能影响个人信用、工作、出行等多方面。
结语:
“醉驾80到140不起诉”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说法。法律对醉驾行为有明确界定,任何醉驾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。切勿抱有侥幸心理,安全驾驶,远离酒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