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判断标准(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处理)
大家好,知识小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判断标准,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处理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带状疱疹是由属于DNA病毒组的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累及脊髓背根神经节。现代医学已经知道,这种病毒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,潜伏在脊神经背根神经节或其他病变部位的神经细胞内。通常这种病毒不会发病,但由于老人和久病的人身体虚弱,全身抵抗力下降,遇到身体疲劳、感冒等诱因,容易得这种病。主要疾病为单侧,双侧发病率不到1%,1-8%复发,其中约一半发生在同一个地方。
1.发病机理:
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(多为儿童)可能有原发感染,即水痘。或病毒隐性感染,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皮肤感觉神经末梢,通过神经通路上行至脊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节潜伏。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(例如外伤、感冒、癌症、免疫系统疾病等。),潜伏的病毒可以在感觉神经节内大量复制,引起神经节的炎症和坏死,引起患者的神经痛。与此同时,病毒沿神经通路向下传播,并在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。病毒也可以感染运动神经元,导致肌肉无力和运动麻痹,但很少发生。
2.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机制;
病毒入侵,皮肤、周围神经、脊髓背根神经节、神经根、软脑膜、脊髓继发性炎症激活原发性疼痛传导至神经,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。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:抗病毒、减轻疼痛、防止后遗症、防止继发感染、缩短病程。
1.抗病毒药物
2.镇痛药:轻度疼痛科选用非甾体类药物;中度疼痛:弱阿片类;剧痛,强烈的阿片类药物。
3.消炎药:皮质类固醇可明显减少急性神经痛的持续时间,提高生活质量。可局部注射(如椎管内注射)或全身使用。
4.抗抑郁药:单用三环类药物可明显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,改善睡眠。
5.抗惊厥药和抗心律失常药不常用于急性带状疱疹。
6.局部渗透;躯体神经阻滞;交感神经阻滞-预防后疼痛;中枢神经阻滞——硬膜外阻滞有效,一般不需要蛛网膜阻滞——其效果不如硬膜外阻滞特异。
7.神经破坏:神经破坏不用于急性带状疱疹。
3.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原则:
发病机制不明,一般认为既有外周机制也有中枢机制。节段性疼痛调节系统的损伤可以发挥作用——随着粗纤维功能的降低,痛觉信息从脊髓背角向脊髓的传递增加。触摸疼痛是纤维的损伤或再生。疼痛、刺痛和感觉神经末梢损伤。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目标:缓解疼痛、抑郁和焦虑,减少失眠,提高生活质量。
1.三环类抗抑郁药,可能需要长期或终身治疗;
2.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是一种抗惊厥药、局部用药(辣椒素)和抗心律失常药,被提倡用于各种慢性神经痛,包括带状疱疹神经痛,以及口服抗心律失常药(美西律);
3.强阿片类药物;
4.局部渗透、皮质醇或局部臭氧注射;躯体神经阻滞;交感神经阻滞;中枢阻滞(提倡硬膜外阻滞,不提倡蛛网膜下腔阻滞);
5.神经损伤:诊断性治疗是根据有效性进行的。以前用化学伤害,现在多采用射频物理伤害。
4.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分层治疗;
(1)免疫力健全的年轻患者目的:缓解疼痛,防止炎症损伤组织。
1.发病72小时内抗病毒治疗和使用消炎药(激素);
2.剧烈疼痛可采用交感神经或硬膜外阻滞;
非甾体类药物、弱阿片类药物;
4.抗抑郁药。
(2)免疫力健全的老年患者目的: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。
1.抗病毒和抗炎(短期使用激素)
2.麻醉性镇痛药结合神经阻滞(硬膜外和交感神经或局部麻醉加皮质类固醇皮下浸润)。(3)年轻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治疗重点:限制病毒感染的早期住院干预,可采用多种治疗方法。(4)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患者目的:防止病毒的传播和后遗症的发生。
(1)抗病毒治疗,不用激素治疗。
(2)神经阻滞是最有效的止痛方法。
5.臭氧在带状疱疹疼痛治疗中的作用
带状疱疹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(VZV)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。认为HZ的发生与CD4 T减少和Th1/Th2细胞(辅助性T细胞)失衡有关,主要表现为Th1细胞功能低下和Th2细胞功能亢进。
在HZ患者中,Th1细胞功能低下导致IL-2水平下降,从而导致IL-2功能下降,发生带状疱疹。
Th2细胞的过度活跃不利于疾病的恢复,容易使炎症反应不断放大。在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中,IL-6与HZ尤其密切相关。有研究提示[7]HZ患者血清IL-6水平与PHN的发生、神经损伤程度、疼痛区域冷感丧失程度呈正相关。
1.臭氧的全身效应:臭氧对免疫系统有双向作用。低浓度臭氧可刺激免疫力,中高浓度臭氧可抑制免疫力。20~40g/ml的臭氧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平衡。经O3-AHT治疗后,调整了HZ患者的免疫平衡,升高了有利于疾病恢复的IL-2,降低了不利于疾病恢复的IL-6。
2.臭氧局部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可能机制:
(1)局部注射臭氧可以减轻CCI引起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。
(2)臭氧可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猜你喜欢